樂山新聞網訊 (趙敏) 8月5日晚,樂山市市中區遭遇暴雨襲擊,泥溪河水猛漲,流量超警戒3倍。位于全福鎮全福村的玉全橋是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石拱橋,是普農村、全福村、夏溝村2800余名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。河水猛漲,泥溪河水夾帶著竹子、垃圾撞擊大橋,造成欄桿損毀。6日清早,全福村干部及時設置警戒線,禁止車輛和人員通行。
暴雨還造成全福鎮和各村停電、停氣,通訊阻斷,另一條經全福村、夏溝村至省道305線的村道也多處塌方,全線堵塞,村民們宛如被洪水置于孤島。
被洪水淹沒的玉全橋
玉全橋不能通行,全福村經夏溝村到省道305線的村道成了唯一的出口。
怎么辦?打通村道,搶出群眾生命線!
當日下午,泥溪河水下降到警戒水位以下,全福鎮立即組織3臺挖掘機、2臺運輸車和人員開始搶險,但是這條7公里長的村道有10處塌方,路上積滿淤泥,機具行駛在上面不斷打滑,好幾次差點滑進河里,搶險進度太慢,施工太難。
下午6點,接到全福鎮的求助電話,區交運局副局長劉楨祥帶著1臺裝載機和2輛灑水車開赴搶險現場,區委常委、紀委書記朱學軍,區政府副區長趙明也趕到現場指揮搶險。
挖掘機、裝載機、運輸車配合著把塌方的土石運出,灑水車不斷沖洗地面,保證車輛、機具不打滑,觀察員目不轉睛地觀察周圍的山體有沒有新的地質災害隱患,確保搶險人員的安全。村道狹窄,最窄的地方3.5米,最寬也只有4.5米,僅能容一輛貨車通行,灑水車無法掉頭,只能一輛車在現場沖洗淤泥,另一輛車來回運送清水。
天色漸漸暗下來,路窄,彎道多,已經看不到周圍山體的情況,搶險難度增加。
是繼續還是等天亮后再搶險?
繼續搶險,一定要在天亮前搶通這條村道,確保村民們出行!
連夜疏通道路
朱學軍書記、趙明副區長在搶險現場指揮車輛人員,山溝里車輛穿梭、機器轟鳴,近3000立方塌方土石被源源不斷地運出,60噸清水沖洗搶通的村道,一條干凈的道路一點點向山外延伸。
凌晨4點,7公里的村道終于打通,機具、車輛陸續撤離現場,忙碌了一整天的鎮、村干部們抹了抹通紅的眼睛,又轉回村上巡查沿線有沒有新的塌方。
8月7日清晨,一抹晨光灑向全福,一輛輛汽車、摩托車沿著全福村、夏溝村的村道,依次有序駛出……
(責任編輯:羅海)